江西省盘古山百年钨矿雪中送炭

江西省于都县近日平均气温几近0℃,高山地区已是白雪皑皑。

2018年12月30日,85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不惧寒冷前往于都县海拔1100多米的盘古山钨矿区进行野外考察。陈院士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近期由其学生于盘古山矿区南部发现的地表矿化标志带,及时为矿山企业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盘古山钨矿是一处以钨为主的大型矿床,共(伴)生铋、钼、碲等多种金属矿产。该矿床发现于1918年,曾与赣南西华山、岿美山、大吉山等钨矿齐名,以矿脉厚、矿物复杂、品位富、矿化稳定等著称,上个世纪强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然而历经百年开采,矿山保有储量所剩无几,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突破已是燃眉之急。陈毓川院士始终心系盘古山。听到其学生汇报该区发现了新的矿化标志带,刚参加完赣州市政府活动的他便迫不及待地赶往盘古山探个究竟。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

尽管盘古山上气温极低,几位随行的年轻小伙子都频频地打寒颤,可陈院士的工作热情丝毫没有减弱。车子刚停稳,他便马上查看区域地质图、矿区地质图、地质剖面图,询问矿化标志带的基本情况。听完汇报后,陈院士便拿起地质锤和放大镜,敲一下再看一下,一丝不苟地观察细脉中矿物组合,还不忘给身旁的年轻人详细讲解观察到的各种现象,提醒其学生务必准确测量矿化标志带的点位、厚度、产状,并通过显微镜及时鉴定其中的矿物组合和品位。

通过一个上午的仔细观察,陈毓川院士挺起腰杆,将自己掌握的信息并结合多年来的找矿经验,毫无保留地与盘古山钨业有限公司杨植根总经理、童啟荃副总工进行了详细交流。他指出,该处是一个重要的细脉带,规模很宽,含脉密集,单脉连续性良好。老一辈地质工作者正是依靠出露地表的这类细脉带追踪深部的钨矿石英大脉,在西华山、漂塘等地区取得了找矿突破。他同时也强调,细脉带已风化,其中的一些矿物组合仍需要做更细致的显微鉴定工作,细脉带的延伸规模、矿化程度以及其外围是否还有其他细脉带发育需要及时开展勘查工作,以便为后续钻孔或巷道工程验证提供依据。矿山领导听后倍感兴奋。对于一个资源严重短缺的百年老矿而言,能听到这位资深矿床学家对此矿化标志带及深部找矿前景的认可,他们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在如此寒气逼人的严冬里,陈毓川院士的到来无疑就是给矿山雪中送炭![中国矿业报]

留下回复

联系地址:福建省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25号3楼;邮编:361008 © 1997 - 2024 中钨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闽ICP备05002525号-1

电话:0592-5129696,0592-5129595;电子邮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旧版